庶子功名路(科举)_庶子功名路(科举) 第6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庶子功名路(科举) 第60节 (第3/3页)

下来便是考杂文的一天,寻芳跟寻芝因为寻苌心情不好,所以神色都略带沉重。

    ??只有叶寻蕙脸色挺好的,完全看不出他们这些兄弟跟往常有什么不一样,只顾着自己开心。

    ??照常进到考场,寻芳先喝了几口热水,调整了一下压抑的心情。然后才打开试卷,做起了题来。

    ??开始先考的杂文,杂文在现代有三种解释的意思,第一种是除了诗词歌赋颂箴诔以外的文体,第二种现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第三种则是寻芳如今经历的科举中的考试项目。

    ??然而在科举中的“杂文”是一种泛指,泛指诗词歌赋。

    ??至于为什么杂文既不指诗词歌赋等又在科举中泛指诗词歌赋,寻芳并没能知道有什么具体的原因。

    ??但是从现在这个朝代看来,寻芳觉得有一种可能性,为什么“杂文”在此可以指诗词歌赋。

    ??这是一种寻芳认为的,很个人的观点。

    ??因为在古代只有四书五经这些书本,才能被称为是正经的文学。因此除了四书五经的一些东西,都可以被称为杂学,不正经的东西,正因如此,杂文在科举中才被泛指了诗词歌赋。

    ??而关于为什么考科举要考诗词歌赋,寻芳觉得有几点原因。

    ??诗词歌赋写的好的人,不一定能保证这个人人品一定好,但至少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文笔跟逻辑。

    ??就像现代里的语文科目,考试内容要考作文一样。

    ??作文会给题目,有的题目是从各种乱七八糟的书本里提出来的,很多非命题作文都需要考生用逻辑先自行理解题目,然后再开始写作。

    ??这时候拆解题目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就可能会写出很多跟题目毫无关系的作文来。这只是现代的一种考试方法。

    ??对于古代来说,寻芳觉得这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考科举的人,将来是要有机会去面见皇上的,是给皇家的人做事的。

    ??那么他一定要内心有积累有足够的文学素养,说话要有逻辑,并且最好说的都是好听的话。

    ??否则你就算极通帖经墨义,也不过是记忆力好,死读书罢了。

    ??要是皇上要用一个人,结果问了一个人问题,他支支吾吾乱七八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一二三四点都不会分,就这么乱说一通,谁会愿意让这样儿的人待在手下?

    ??皇帝辛辛苦苦科举找人才,结果就选出来一堆书呆子?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考杂文应该就是考验一个人的文学素养,还有逻辑能力的一点。

    ??并且,诗词歌赋对平仄跟对仗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写出来之后会自带属于华夏文明的美感,读来也有韵味。

    ??在学这些的时候,譬如一首诗,五言就有五言的平仄,七言就有七言的平仄,所以古代的一些诗词,读起来都是很顺畅的。

    ??寻芳一开始学这些的时候,也是从“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开始。然后又背诵了大量的诗句,再接受了叶锦的不间断教导,才勉强将这些学好。

    ??另外,学习这些可能也是为了将来好入翰林院准备。

    ??一般来说,将来考取进士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准备入翰林院了。

    ??翰林院有时候负责帮助皇帝起草诏书,这时候如果文笔不好,表达不清晰,那进去了又能做什么呢?

    ??寻芳觉得帖经墨义只是考文学基础,而杂文自然就是考文笔跟逻辑了。

    ??可是在杂文方面,寻芳的表现并不优秀。所以只能在草稿上写好之后再用笔润色,首先逻辑一定要通顺,然后再是文辞优美。

    ??两篇杂文写得寻芳头秃,揪掉了不少的头发,最后总算想好,才在发下来的试纸上填写了上去。

    ??结果如何,这可能也得看主考官感觉。

    ??寻芳写得其实并不优秀,脑袋里的典故也不多,这已经是将能用上的都用上了。即便不被采取,寻芳也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并不会留什么遗憾。

    ??等写完之后,交卷出了试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