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哑巴李爷 (第2/2页)
,嗯嗯啊啊地比划。 我这才知道,他是个哑巴。 哑巴老头知道我没明白他的意思,挠挠头,甩着手走了出去。 他再进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支笔和一张皱皱巴巴的纸。 接着,老人写到:“你醒了,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晕在房山?” 哑巴老头的字写得很方正,虽然算不得好看,但却很是认真。 我深吸了一口气,勉强对他一笑:“大爷,我叫徐浩然,一路流浪过来的。” 那个时候,我很是虚弱,这句话说完,我感觉我花光了全部的力气。 老人点点头,写了一个可怜,然后将纸和笔放下。 将我扶起来之后,老人端过白瓷碗慢慢喂起了我。 老人喂我的是小米粥,而且加了糖,甜味始终。 多少年后,我依旧还清晰记得这个味道,所以,每次去看他的时候,也总会带上一晚小米粥,然后叨念一句:“李爷,救命粥,来一碗?” 只是那个时候的老哑巴再也没法回应我,我们两个隔了一层厚土。 一大碗小米粥,我只喝了三分之一,要是再多喝一点,我感觉我就会吐。 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大概是我在山里的那三天吃了太多的生东西。 见我喝不上了,老哑巴也没有再强逼我,他看了我一眼,直接把剩下的小米粥都喝了下去,完事还不忘舔一下碗。 喝完粥后,他拿起纸笔给我写到:“不能浪费。” 我当时就想,也不用刷碗了吧。 在老哑巴的悉心照料,我慢慢有了力气,也渐渐对他有了了解。 老哑巴姓李,79岁,无儿无女,现在靠放羊收破烂为生。 老人心善,又加上进城收破烂,所以村里的人都说他是半个社会人,久而久之,邻里就都戏称他李爷。 虽然他知道这声李爷嘲讽的味道更重,但老哑巴一点都不生气,如果生气估计他也活不到这么大年纪。 李爷生活的村庄叫武安,据李爷所说,武安是某个朝代里一个姓李的武将建立的,李将军功成身退,带着一些嫡系在这里安家落户,过上了桃源生活。 他还告诉我,村里有个武安庙,供奉的就是这位李将军。 李爷大概是孤独寂寞太久了,所以自从我来了之后,他就一直没有停下。 虽然他不会说话,但人家还是通过自己的不屑努力,让我硬生生读懂了手语。 我特么是贼蛋疼。 每天晚上跟着老头睡在一张炕上,看他在那手舞足蹈的,比村里大妈跳广场舞还带劲。 三天之后,我终于走出了小黑屋。 只是出屋的那一瞬间,我就被眼前的风景吸引了。 李爷的小黑屋确实不咋地,但他屋外的风光那真是绝了。 武安村北,房山脚下,只是一眼便可将武安村的所有房子尽收眼底,那炊烟袅袅的场景,一下子就让人平静了很多。 我站在黑屋门口,看着眼前的一切。 篱笆小院内有一块小田地,地里青菜地外花,而李爷此时正在地里薅着青菜,准备今晚的晚饭。 他见我出门,扭头一笑,残存的几颗大门牙摇摇欲坠。 跟他一起住了三天,李爷的脾气我也摸得差不多了,就笑着对他说道:“李爷,要不今晚今晚开开荤吧,羊圈里的那几只山羊,我看着挺肥的。” 李爷摇头,抬手比划道:“不行,这羊得卖了换钱。” 我一下子就乐了,你老人家孤苦伶仃一个人,存那么多钱干嘛? 那天我可是看到李爷翻木箱,结果里面放着一大摞现金,虽然都是些零钱,但怎么着也得几千块,甚至都上万了。 讪讪一笑,我问道:“换钱干嘛?” 我这话问完,李爷就沉默了,低头继续薅着他的青菜。 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老头是个有故事的人。 直到吃晚饭的时候,我更加确信了这一点。 那天吃晚饭的时候,睡觉都穿衣服的李爷,奇迹般的将身上那件泛白的衬衫脱了下来。 老头子大刺刺地坐在了我的对面,意气风发,而他胸口上的那条青龙纹身,让我眼皮一跳。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李爷咧咧嘴指了指胸口的纹身,抬手比划道:“看见这纹身没,怕不怕?你小子要是再打那几只羊的主意,我就砍死你。” 威胁,红果果的威胁。 看着他那为老不尊的笑脸,我立刻一抱拳:“李爷,给跪了,能吃饭了吗?” 李爷呵呵一笑,点了点头。 晚饭吃完,这老家伙打了一个激灵,快速将衣服穿了上去。 他起身拍了拍我的肩膀,拿着烟袋朝外面走去,意思是想跟我出去好好聊聊。 我不知道他要跟我说什么,心里嘀咕了一阵子就朝他走去。 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里微微有些别扭,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李爷,大概是想让我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