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妃他富可敌国 第183节 (第1/2页)
要放做以前,温清霄是绝不敢说出这样的言论的。 或许是因为温学斐前面的话已经足够让人震惊。 也或许是因为和顾砚书混久了,骨子里也沾染上了一些厉王妃殿下的不驯。 现在温清霄几乎是想也不想,便将这句话脱口而出。 但在说完之后,温清霄就有些后悔了。 在父亲说这样大逆不道之言,恐怕要被训斥了。 然而让温清霄没有想到的是,他却得到了父亲一个赞赏的眼神。 “皇上自继位以来,一直兢兢业业,想要将天齐带出眼下的困境,却一直没有成功,二十余年,皇上基本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却依旧有些不甘。” 温学斐敲了敲桌子,语气颇有些感慨,生不逢时……何止是皇上的遗憾,同样也是他们作为臣子的遗憾: “若是心有不甘,你们认为,皇上会如何挑选储君?” 温学斐话说的已经如此明白了,兄弟几人若是还需要再让其将话挑明,也对不起外人“人中龙凤”的评价。 所以皇上迟迟未立储君,并非是舍不得手中的权柄,而是对此事极为慎重。 因为皇上从一开始,想要找的,就不是储君,而是能够将天齐带出困境的君王! 这个时候,温清霄也终于明白,为何父亲刚刚会说出“皇上知道,甚至还乐见其成”之言了! 厉王府越强,便越代表厉王能力越强,厉王也越有可能是那个能够带领天齐走出困境之人! 想到这里,饶是温清霄,也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平生第一次,温清霄感受到了完全看不透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感受。 所以不仅仅是他错了,就连厉王妃也错了。 皇上对大皇子一脉一次又一次的扶持,将户部交由大皇子管理,在大皇子式微之时伸出援手。 并非是因为端水,同样也不是制衡。 而是在皇上心中,储君之人早有定论,大皇子……是皇上给厉王安排的磨刀石! 这一刻,温清霄竟不知是该同情对此毫不知情的大皇子,还是应该心惊于皇上的这番安排与布局。 但回过味儿后,温清霄又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父亲如何能肯定,您的猜想是正确的?” 第129章 温学斐像是早就知道温清霄会问这个问题似的,只向其微微笑了笑: “原本并不太确定,直到咱们家出了一个例外。” 说这话的时候,温学斐的目光看向了老四温清衍,不用温学斐明说,也能知道这个“例外”是谁。 没错,温家几个兄弟之中,唯一一个在六部任职,手握实权的,只有温清衍。 而这个例外的产生……是当初户部一直想着给厉王一脉找麻烦,温清衍听从了厉王妃的指点给户部使了一点绊子。 关于温清衍的这一道任命,也同样是厉王妃没有算到,后来与温清霄仔细讨论过的。 无论是顾砚书还是温清霄,都认为皇上的这道任命,有些突兀。 就算皇上真的想要为国库开源,只需要下旨明示此事便可,完全没有必要还掉一个至关重要的侍郎,打破天平的和谐。 但是现在,温清霄似乎知道原因了: 皇上既然心中更加属意厉王,并且已经下定了决心,那么定然要将户部从大皇子手中收回来的。 毕竟皇上选储君,是想要让储君解天齐之忧,而不是让他困于内患斗争。 但大皇子掌控户部已久,贸然收回,恐不能服众。 恰巧这个时候,温清衍受到了厉王妃的指点,跳出来指责了户部尚书的失职。 温清衍与厉王府交好,能力不俗,在这个关口,无疑是收回户部最好的人选。 所以皇上这是在……顺水推舟! 意识到在这一点,温清霄的瞳孔微微缩了缩,心中不少疑惑也有了解答: 难怪户部经营十余载,却能够别四哥轻易破局。 难怪在四哥即将收拢户部最要紧的关头,户部尚书突然莫名受到了皇上的责罚,被禁了足! 到了这个时候,温清霄心中也就只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