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王妃他富可敌国 第185节 (第2/2页)
子都未将其放在心上。 除此之外,在早朝结束之后,皇上还专门为了修路之事,将温清衍连同着一干重要的官员叫去了御书房,开了一个小会。 从会议上皇上的言语便能看出,其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依旧是那一句话,既然已经决定支持厉王,温家自然是要为此事尽心尽力。 所以在会议之上,旁人问及温清衍是如何想到如此绝妙的点子时,温清衍直言是受到了顾砚书的启发。 同时也不忘向皇上说明,想要与厉王妃共同完成这件事。 此言一出,便直接遭到了部分大臣的抵制。 说什么顾砚书既已嫁给厉王殿下为妃,便应该专心后宅,不该插手朝廷之事。 更何况修路之事事关重大,如何是一个后宅之人有资格插手的? 然而还不等温清衍反驳这些人的言语,皇上便率先开口,允了温清衍的要求,答应顾砚书参与此事。 温清衍根本没有想到皇上居然会答应的如此爽快。 毕竟如同其他大臣所说,男子嫁与人为妻,便不再拥有入仕与插手朝堂之事的资格。 错愕之下,温清衍下意识看了皇上一眼。 到最后会议结束之时,温清衍都还记得皇上当时的神情。 复杂中带着一丝让人看不懂的情绪。 离开御书房之时,温清衍没忍住回头看了一眼坐在殿中的皇帝一眼。 脑海中不期然响起了昨日在书房之中,父亲的一句随口感慨: “恐怕皇上现在也有些后悔了……” 第131章 君心难测,皇上到底有没有后悔,温清衍无从得知。 最后,温清衍也只是默默收回自己的视线,退出了御书房。 皇上让顾砚书一同参与修建水泥路的事,不多时便传入了温家其他人和顾砚书的耳中。 知道这件事最开始是温清衍的提议后,温家的几位兄弟,特别是温清霄,对自家四哥那叫一个赞不绝口。 毕竟温清霄可没有忘记,自家父亲说了,皇上最开始是将厉王妃当做了弃子。 故而温清霄心中最担忧的,便是待到日后厉王殿下封储,皇上会直接一杯毒酒,将厉王妃赐死。 但是现在,皇上愿意在修路此等大事之上让厉王妃参与进来,多少也能证明,皇上对厉王妃没有杀心了。 从昨日书房密探之后,心中便一直压着一块儿大石头的温清霄,此刻终于觉得轻松了些许。 看着自家四哥的眼神中,也带上了一丝笑意: “既然如此,不若四哥下午与清霄同去报社,顺便也可将这个消息告知殿下?” “也好。”温清衍微微点头。 后宅之人插手前堂之事,到底是违背了祖制。 所以让顾砚书辅佐之事,皇上并未下明旨,只给了温清衍一道手谕,让其代为转达。 同样也是这道手谕,温家兄弟又再一次对自家父亲佩服地五体投地起来。 昨日父亲便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皇上并非一个一成不变,只知遵守祖规条例之人,今日皇上便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原本温清霄以为,依照顾砚书之能,被迫嫁给厉王为妃,从此无缘于朝堂,心中定然有所遗憾。 现在有了皇上的这道手谕,虽然依旧不算是正经的官身,但也能有所慰藉。 而拿到这封手谕,看过之后,顾砚书没有直接表态,只先问了一个问题: “皇上怎么突然想到让我来辅佐四公子了?” 虽然不知道顾砚书为何突然问及此事,温清衍依旧老老实实给了答案: “规划书是殿下所写,理应让皇上知道。” 温清衍还顺嘴提了一下当时有几个大臣反对,但皇上依旧下了这一道手谕。 会提及此事,温清衍原本是想表达个皇上态度很明确,不需要有额外的那些不必要的担忧。 然而顾砚书只是抚了抚额,低声回了一句: “怪我昨日没与四公子说清楚,这计划书是‘送’给四公子的。” 顾砚书着重强调了那一个“送”字,这个时候,温清衍也终于回过味儿来了: “王妃这是,不想插手此事?” 别说是温清衍,就连温清霄脸上也是止不住的诧异。 毕竟从某种角度来说的,温清霄与顾砚书有着不少共同点。 譬如两人都胸怀抱负,譬如两人都因为阴差阳错等元素,无缘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