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王妃他富可敌国 第288节 (第2/2页)
原来那些对水泥路颇有怨言的百姓,登时便不说话了。 甚至还强烈要求承包的商贾将没有铺设上水泥路的地方,也将这水泥给铺上。 什么? 你说这下怎么不心疼过路费了? 这不是废话吗? 大家都不是傻子! 用这水泥路,时间上缩短了三倍不止,以前只够拉一趟货的时间,现在能拉上三趟。 这多拉上几趟,一年的过路费都有了,哪里还需要再计较这十几文几十文的过路费? 故而在水泥路铺设好半个月之后,水泥路便直接打开了市场。 甚至在商贾众多,经济贸易较为繁华的城池,例如南城,现如今已经开始计划如同京城这般,在全城铺设水泥路了。 除此之外,便是水泥路带来的其他便利。 如同顾砚书一开始所说的那般,在水泥路铺设好了之后,交通便利带动了经济的腾飞。 旁的不说,就说这相邻城池之间的往来贸易,便比以往频繁了不少。 在后世,即便是稍稍知道一些生活常识的人都能知道,这往来贸易一多,便会带动gdp的增长,这税收自然而然也能比以往多上不少。 现如今,户部可以说是六部之中最为风光的存在。 温清衍前两日还粗略的算了一下,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天齐国库,或许能比去年翻上三倍有余。 这其中固然有天齐国库本就空虚,基数过小的原因在里面,但顾砚书以及温清衍的努力,同样功不可没。 要知道这可是温清衍暂管户部事宜的第一年。 现如今便能做出如此成绩,日后这户部尚书之位,还不是的温清衍的囊中之物? 户部今年能有如此好的成绩,顾砚书功不可没,温清衍自然是对顾砚书感激不已的。 顾砚书没想到水泥路都过去这么久了,温清衍竟然还记得呢,略微有些失笑: “四公子夸张了,水泥路之事,也不完全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当初水泥路之事,顾砚书也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方案。 具体的执行,其实也都是温清衍带着户部的人去做的。 换一句话说,若非温清衍才能出众,这水泥路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便铺满整个天齐。 顾砚书也同样清楚这一点,故而才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那也少不了殿下的帮助。” 温清霄摇了摇头,坚持自己的观点。 说完之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看了顾砚书一眼,欲言又止。 顾砚书几乎是一眼便看出了温清霄的为难: “六公子有话不妨直说。” “是这样的,今年溢州堤坝的防洪能力,朝堂都看在眼中,现如今水泥路已经全面竣工,四哥认为,明年皇上应当会想要将这水泥用到更多的地方。” 顾砚书既然已经开口问了,温清霄也没有与他客气,直接将心中的话给说出了口: “无论是修筑堤坝,还是加固城墙,都是大工程,今年户部的情况虽然相较以前好转了不少,但相对来说,却也不算宽裕……” 后面的话,温清霄没有说出口,顾砚书却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水泥堤坝、城墙等等,都是大工程。 既然是大工程,便逃不开钱财的支持。 现如今天齐的国库,最多也就能够挡住一两场天灾,不至于再出现过年之时,绍城雪灾严重,国库却无银钱赈灾的状况。 但若是想要搞这些大工程,那就差了不止一点半点了。 以前温清衍以及户部从来没有将修筑城墙以及堤坝的钱放在心上,完全是因为顾砚书的支持。 他们相信,只要秦戮有意于储君之位,那像是这些利国利民的工程,顾砚书自然会出钱出力。 然而现如今,厉王为了厉王妃与皇帝闹了那么一场,显然是不想再去争取储君之位,这些事儿,再来让顾砚书出钱,似乎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而后,温清衍便带着户部的人算了一下账。 谁知道这不算不知道,算完之后才发现,若是离了厉王府的支持,别说重新修筑堤坝城墙了,明年能够给百姓们多吃上一顿肉便已经是过年。 但皇上的意思却同样明确: 水泥堤坝、城墙,一样也不能落下。 这不,现如今温清衍可谓是为了明年的这一大笔开支操碎了心。 偏偏自秦戮与皇帝闹翻之后,温清衍带着户部的官员商议了这么些时日,依旧一点头绪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