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王妃他富可敌国 第290节 (第2/2页)
一个机会,他或许会选择继续在督察员当一名普通的言官,也好过此刻被皇帝单独提溜出来问话。 此刻皇帝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给温清衍的压力,甚至比儿时被父亲抽查功课更甚。 毕竟温学斐抽查功课之时,若是实在应答不上来,温清衍还能耍耍赖,与父亲撒撒娇,然而在面对皇帝的时候,温清衍是断然不敢如此的。 “微臣以为,摊丁入亩实施起来虽有一定的难度,但若能推广开来,应当是利大于弊。” 皇帝问话自然不可能不答,稍稍迟疑了片刻,在听到皇帝略带催促的气音后,温清衍也只能硬着头皮,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除了计划书上所书的,能够有效抑制土地兼并等问题外,最大的好处,应当还是在取消人头税之后,能够带来的人口变化。” 说到这里,温清衍稍稍停顿了片刻,下意识抬眸看了皇帝一眼。 结果却意外收到了皇帝一个让其继续的眼神,心中的忐忑顿时消减了不少,缓了缓神,继续道: “自我天齐开国以来,边疆便不算安稳,这些年虽然因为厉王的缘故,情况有所好转,但微臣以为,我们依旧需要居安思危。” “嗯。”从刚刚开始,便一直没有说话的皇帝,此时终于轻嗯了一声,不难听出,他对温清衍这番话,还是极为赞同的。 皇帝的这一表态,也让温清衍心中大定,连带着声线也稳定了不少: “我朝每年开春的征兵,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军部的事儿,微臣不懂,但微臣纵观户部近年来在军队却能够看出,每年开春时应征者,正在逐年减少。” “这其中除了近两年来边界较为安稳外,还有另一个原因不可忽视,便是近些年,我天齐境内的百姓数量,也在逐年减少,这一点,从近年来朝中的税收状况,也能看出。” “微臣以为,若是任由这样的情况继续,以后边境战事再起之时,我天齐恐怕会出现无人可用的境况。” “微臣以为,我天齐境内百姓人口减少,普通百姓不敢生育,应当与人头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摊丁入亩,的确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法。” 说完后,温清衍微微松了一口气,却也不敢完全将心放在肚子里,开始思索着自己刚刚的那一番言论,是否还有纰漏之处。 就在温清衍如此思索之时,便又听到了皇帝的问话: “说完了?” 温清衍在心中回忆了一番厉王妃给他的计划书,以及自己刚刚所说的那一番话,略有些迟疑地给出了答案: “说完了……”吧? “温爱卿先回去吧,这计划书,就先放在朕这儿。” 皇帝微微点了点头,丝毫不理会温清衍此时心中的不安,挥了挥手,便直接开始赶人了。 “是,微臣告退。” 温清衍虽然拿不准皇帝这是什么意思,但既然皇帝都已经开了口,他自然是不能在御书房久留。 最后只俯身行了个礼,从御书房中退了出去,同时在心中盘算着,回府之后,再问问父亲,皇上这番举动,是什么意思。 温清衍来了一趟皇宫,最后带着满脑子问号,莫名其妙地离开。 温清衍不知道的是,在他走了之后,刚刚还在他面前端着一副高深莫测的皇帝,“啪”地一下,便将顾砚书写的那一份计划书给拍在了案前: “看看,看看,朕还不知道,我天齐竟然还有这样一个人才!” 语气中,竟然还带着两三分愠怒。 “皇上息怒,厉王妃这也不是没有藏私吗?” 一旁的王公公见状,连忙上前,安抚着皇帝的情绪。 王公公一直跟在皇帝身边伺候,又怎么会不知道皇帝此刻气的到底是什么。 说来也赶巧,前些日子,皇帝召集手底下的几位心腹大臣议事,其中恰好,便说到了税收以及百姓人口的问题。 天齐境内百姓人口日益减少,近几年新生儿数量更是创下了历史新低,这些问题,朝廷自然早就已经注意到了,甚至还成为了此前皇上以及诸位大臣们心中的头等大事。 在众多大臣商讨之后,大家也一致认为,这人口数量减少,百姓们不愿意生孩子,与人头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即便皇帝仁慈,在位二十余年从未增加赋税,但目前天齐的人头税,对于家中不宽裕的百姓,依旧是一笔不小的的开支。 同时也有大臣提出了譬如减免人头税,再譬如新生儿人头税减半等等解决方案。 但这些提议却很快便被其他人给否了。 顾砚书不过是略微看了一眼户部的账册,便能看出这人头税是国库的主要来源之一。 若是减免人头税,明年国库或许会再度陷入空虚状态。 要知道明年国库的压力可不小。 先不说重新修筑水泥堤坝与城墙之事,就说今年开春征兵之时,皇帝应着厉王的要求,扩大了征兵的规模以及数量。 这些新兵的出穿用度,以及军饷,哪一样不要钱?哪一笔钱不用国库出? 在这个节骨眼,朝廷不增加赋税已经是顶着莫大的压力了,怎么可能再见面赋税? 后来也有朝臣提出,减免人头税,可以从其他地方再找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