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立道_第75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3/3页)

拳法武术,灵台透彻恍如明镜,两种法门经他亲身练习过后,也都有所成就,且他横炼功夫和道家九转还丹之法相互习练之下,也是叫他短时间内精进不所以这时候。王禅在揣摩三卷《黄庭经》的时候,沂渐的并不盲从于书中王重阳的亲笔标注了。不迷信,联双弃。只拿来和自己亲身验证,相昼对比,反倒是更适合他的心性。
  毕竟就是王重阳自己当年也没有参透这三本经书,如果王禅想的不错,这三卷《黄庭经》应该就是王重阳在吕洞宾,汉钟离手里得到七颗所谓的天罡石时,一并得来的东西。只不过他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似是这么三卷极其重要的经文,怎么会被全真道之下,数百年间。不受重视,而是落在了唠山太清宫张道成张老道的手里?
  除非这三卷经书是当年王重阳私下留给张道成的祖师长生真人刘处玄的!
  王禅能够从黄庭经的注释文字中看出来,王重阳当年其实也是半路出家,没有把道家的炼气术练到绝顶境界。至少这个人当年的杂事就很多,修道之后还留恋凡尘,起兵抗金,后来又格于外物,创立全真道教,游走于红尘之中。
  如是这般,要拿有限的时间,来干其他多余的事情,王禅心里却是十分不能赞同的。若非如此,以那王重阳的本事,要是遁迹深山,全心修炼,怕是成就会高的令人难以企及。或者成仙了道,长生不死。也有那么几分的可能。
  似是他死后后世,徒子徒孙中的张三丰张老道,在这点上做的就比他要好的多,几次假死。数百年后,据说还有人经常能在某些地方看到这位邋遢道人。
  不过这当然并不妨碍。王禅对于王重阳这位古代大宗师的佩服敬仰,毕竟王禅现在是站在了无数前辈高人的肩膀上。回望过去。尤其是清末之后,火器兴起,武术这门传承还是在短短的一百年里有过相当精彩的回光返照似的大爆发。其间拳法宗师层出不穷,内家拳法大放异彩,许多人甚至都是惊采绝艳,总揽前后几百年的人物。
  如同那位虎头少保孙福全,就是人称让天下第一手,有三百年来无人可敌的美誉,拳法武功之高明,到了晚年更是近乎于道了。就是比起王重阳来,单论武术怕也丝毫不差。
  其尖三卷《黄庭经》里同样也有换血洗髓这一类的法门存在。只不过是叫法不同,在道家中这是被唤作“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是后天逆反先天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功夫。但他和我王禅精炼了二十几年的横炼法门还是有不小的区别。
  强而言之。十三太保横炼的换血洗髓就是关老爷夜读春秋刮骨疗毒,其性猛,至阳至网,如练得好,则一刀见效,永无后患,从此后勇猛精进,无论抱元结丹,还是与人动手,都是无往不利,似钱塘大潮,汹涌澎湃,但要练不得法。却是形同服毒,毒上加毒,顷刻即死。而道家炼气术中脱胎换骨超凡入圣之法却是随风入夜春风化雨,虽也艰难晦涩,但练得好。练的坏,不会危及生命,大不了从头再来。不行就放下了!!!
  “虽然说自古以来仙道无凭,世上也没谁真正的看到过什么腾云驾雾,长生不老的神仙,但如果在过去有神仙的话,想来大部分也都是和王重阳一样的人,练拳修道。举手投足间都有极大能力,走步如奔马,入水也不沉,大致都是古人愚昧不明所以,见到有人不同寻常。便口呼神仙不已了。哎!可是为什么在那许多道经之中却有偏偏记载了那么多的仙人往事?有于天地同寿者,有朝游北海暮苍梧者,练拳到了极限之后,逆反先天难道就再不能朝前走上一步了么?”
  王禅心里突然生出一股疑问来,当下赤身站在窗前,一把拉开落地式的窗帘,仰望天上一挂星河,顿时间只觉得天际高远,深邃无边,冥冥中自己就好像是一粒沙尘。一只蝼蚁。渺小的感觉油然而生。
  “古时候那么多的神仙往事,为什么近代以来反倒是连传说都消失不见了,是因为大地之上天翻地覆,再也不适合道人们养生练气了,还是人心浮躁,没有信念维系。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全都失去了方向,最终使得大家都遗忘了一些什么东西呢?”
  轻轻的吐出一口气,王禅止不住就是一声感叹。
  “我之所以现在能够有这番运道。练拳到了这种境界,归根结底也都是因为之前在虎头岭上无人打扰,苦行僧似地修炼了二十几年,最起码也叫我心意如一。能够不为外物所动,至于以后的路怎么走,正如同老爷子和我说过的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多谢各位老大支持,老鲁拜上!这周老鲁“裸奔”没有推荐,各位老大多多点击推荐和收藏,当然了除此之外订阅也是不可少的!!!呵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