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_第3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节 (第2/3页)

精悍做不到, 舒雨干脆什么也不管, 只管自己写痛快了再说其他事。
  写故事的同时,路晁的信也来了, 忙活了好几个月,路阿姨还真把这件事在过年前给忙下来了。辅导书另寄了包裹过来,分为初中和高中两部分。暂时定为数学和外语两门, 如果销量好,再增加科目。
  “不日就是推介会,虽说一所中学做推介效果肯定不如大中专院校,但最终辅导材料看的还是内容。内容经得起考验, 才能长久。”路晁的信里是这么写的。
  最后才提上一句,说是路阿姨给她汇了款,让她记得查收。钱不多,就是一点心意。让她万万不要推辞,一定要收下。
  汇款单很快就到了,足足一千块钱,邮递员送汇款单到家的时候,常红心听到这数目,眼睛都直了。忙不迭的问金明天,“这是啥意思,把小雨给许出去了,给的彩礼钱还是什么钱?”
  被金明天一嗓子吼了回去,“小雨才几岁,脑袋瓜子整天瞎琢磨什么呢。”
  请了假陪舒雨去邮局取了汇款,再转存到银行里。回来才跟大家商量道:“邮递员来送汇款单,左领右舍都看到了,肯定会问。就说是京城的熟人寄过来,帮着他们买缝纫机的钱。少在外头扯什么乱七八糟的,听说现在还有绑小孩子找家长要钱的,叫什么绑架。”
  后头这句主要是说给常红心听的,就怕她在外头嘴没个把门的。
  等到金明天知道是舒雨给人出主意,事情办成了给的谢礼,不由砸舌,“要不怎么说人家是大城市的人,办事可真讲究。不过,这钱咱们真要啊。”
  舒雨也没想到路阿姨如此大手笔,可别小看这一千块钱,做个简单的换算。
  现在拿一千块去川市能买一套房子,等到房地产开始暴涨,分分钟能值几十万。就算不买房子,买点金子存起来吧,现在银行里挂牌的金价二十一块钱一克,一千块能买四五十克,放在什么时候,四五十克的黄金也绝对是重礼。
  这钱她必须得收,不是她贪这笔钱,而是人家给了,说明认可你的主意,你拿了也等于认可把这个主意给了人家。你不收的话,人家会猜测你是不是嫌少了,还会猜测你是不是想在这门生意里插手。
  倒不如拿了这笔钱,干干脆脆,对方还了人情也放心。
  舒雨也不好跟舅舅解释这中间的弯弯绕绕,只得说道:“我先替他们存起来,要是他们以后要钱周转,我再给他们。不收的话,拉拉扯扯离得又远,再弄出什么误会来就不好了。”
  金明天这才放心,“这样最好,先帮他们管起来,等你去了京城再还给他们。”
  说完金明天自己郁闷了,从什么时候起,他下意识开始觉得舒雨也会去京城呢。可能是这个孩子太优秀,也太懂事了,总觉得他们小小一个县城,留不住这丫头。
  收到钱不久,包裹也到了,好在书不怕摔,包装都磨烂了,书还好好的。
  先给路晁回了信,告诉他钱和书都收到了,这套书来的及时,她正好想要补习却苦于没有合适的辅导书。
  现在老师的学历普遍不高,特别是小县城这样的地方,高中毕业教高中在后世是不敢想像的,现在是正常现象。能分来一个中专毕业的老师,都算是高学历。大学毕业,呵呵你可真敢想,大学毕业人家想教书直接当大学老师了,中学还指望分来一个大学生当老师啊,美得你吧。
  当然,这个现像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初期就已经开始改善。但在八十年代初,人才断档的厉害,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大学生,五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还活跃在工作岗位上呢。但是他们的工作,多半在厂矿企业或是科研单位,很难得出现在中学。偶然因为特殊原因有那么几个,遇到的人就惜福吧。
  所以舒雨也面临这个现状,想提高老师水平不够,又没有合适的辅导书加深理解或是做扩展性的练习,对最新的题型一无所知。教辅书一到手,她直接从头翻到尾看了个大概,越看心越痒痒。
  “从学生的角度,这套辅导书太实用了,哪怕是老师,特别是教学水平不够的老师,也能按图索骥提高教学水平。”舒雨回信的时候是这么写的。
  她大大方方把辅导书拿到学校,程燕第一时间就回家让她妈汇款。
  顺便提一句,□□十年代很流行的一种购买方式,就是邮局汇款然后人家给你把东西寄来。像故事会大众电影这些杂志,承接的广告很大部分都会在上头提供汇款方式。
  因为商业流通领域的不发达,只是打广告的话,很多人在当地根本买不到商品。而那个时候在全国铺货,不管是从渠道来讲,还是从企业的财力来讲,都是不现实的。
  所以辅导书直接把汇款方式和联系电话,印到最后一页,这种针对性极强的辅导书也非常适合这种推广方式。
  “真逗,还写着千万不要购买盗版,一字之失缪之千里。”程燕翻看的时候,还找出这么一句。
  “不过可不是这个道理,数学印错一个字,或是答案印错一个数字,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节省那点钱,都不够后悔的。”说完又自己给自己解答。
  舒雨只是抿了嘴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