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_第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节 (第3/3页)

 不过这个时候嘛,教育还是个好词儿,说明你写的内容政治正确。作为一本书来说,就成功了一半。
  出版社要出版,路阿姨来信告诉她这个好消息,还说会尽量给她争取最好的条款。出版社的意思是想用一笔钱买断,大约在一千五左右。这笔钱放在这个时候可不少,等于是一个普通工人二年左右的工资。
  好处是这笔钱不少,坏处是如果这本书卖得再好,也和作者无关,等于是买断给了出版社。而且买断就等于是卖掉了这本书的所有权益,基本奔着一本书的一辈子去的。无论多少年后,作者都不可能再拿回版权。
  路阿姨告诉她,还有一种叫作版税,一般只针对比较出名的作者。就是印刷一版给一版的钱,按书本定价的比例来支付。
  好处就是如果书卖得多,可以再版那作者就一直有钱拿。坏处是现在的书籍销量普遍不高,很少有书能够再版,生命力可能就只有那么第一版的几千本。这么算的话,这钱就少得可怜了,不如买断来的保险。
  版税有具体的年限,一般需要协商,有三年五年的,也有八年十年的。
  路阿姨的意思,这两种方式她都告诉她,让她自己选择,不管选哪一种,她都可以帮着争取。
  舒雨看着信,觉得路阿姨挺够意思的,不管哪个行业,一个外行人刚闯进去的时候,多多少少要交学费。有个内行人肯给你指点,当真是她的运气。
  知道现在出版的收入不会太高,舒雨也没打算靠这本书赚多少钱。
  但买断等于是把一本书的寿命从生到死,直接捏在了别人手里。这一点,是她无法接受的。
  显而易见的选择版税,至于版权的年限,她选择了三年。
  至于会不会因此而导致这本书出版不了,其实这就是一个心态问题。如果舒雨是个希望靠写作成名,甚至还要靠写作吃饭的作者,在讨论合同的时候,肯定处于弱势的一方,只能别人说什么,你应什么,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她没有这方面的担心,换成成语就是无欲则刚。更何况,有路阿姨的话在前头垫着呢,人家愿意帮她争取。
  人和人之间的来往,不是你欠我人情,就是我欠你人情。大家的关系就是在一次次欠人情,还人情的过程中,逐渐加深的。
  琢磨完这件事,继续往下看信,下头就是路晁的信了,上回舒雨把郑升的事给他提了提。这次回信,他特意解释了几句。
  “许然在美国的地址一直没有变过,不是郑升联系不上他,是许然回信明确拒绝他之后,还不断写信去哀求,许然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只好不回。”
  果然是这样,郑升根本不知道去美国意味着什么,固执的认为是许然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被许然拒绝之后,还不肯死心。
  路晁知道这件事,特意写信给郑升解释现阶段去美国,根本是不现实的想法。如果他真想去美国,无论是自身还是金钱都得有一定的准备,才能再谈到让许然帮忙。
  可是郑升却不这么想,他认为是路晁从中使坏,才让许然不帮他。种种言论即狭隘又可笑,让人十分无语。
  因为这事说出来只会让人心烦,所以他才没有特意跟舒雨提,没想到,郑升会跑去找舒雨。
  又提到他也看了舒雨所写的防骗指南,实在没想到她还有这方面的才能。又说出版社那边看完了稿子就很喜欢,让她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千万别为了出版而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
  显然他是特意去了解过出版的相关规则,才特意提醒她,言外之意其实也是鼓励她选择版税。
  舒雨愉快的提笔给他写着回信,就听到院子门“哐当”一下子打开,舅妈怒气冲冲回到家里,冲着堂屋里给儿子念故事的金明天吼道:“你跟我一起去,我就不信要不回这笔钱。”
  作者有话要说: 留评发小红包,么么大家!!!
  第61章 提防
  舒雨赶紧放下笔, 去堂屋问道:“舅妈, 出什么事了?”
  周未的一大早,常红心就骑着自行车出去,去的时候满脸笑容,没想到回来的时候怒气冲冲。
  金明天却像没看见常红心的怒气一样, 慢条斯理道:“什么事你就让我跟你一块去。”
  “我的钱啊,整整五十块,烂……的龟……, 下三滥的……”一长串骂人的词蹦出来, 似有滔滔不绝之势。
  舒雨赶紧将金阳拉出去, 让他到自己屋里呆一会儿, “你就在我屋里写作业, 一会儿再出去。”
  “姐姐,我不会和黑皮一样吧。”金阳一脸忧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