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_第2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3节 (第3/3页)

一生一世,都不要分开,可以永远相爱下去。
  金阳加班到一半,被同事的惊叫吵到,干脆站起来去窗边看外头的烟火。
  世纪之交的夜晚,在每个人的生命中留下或轻或重的记忆。而这个国家,也终于蜕去艰难困苦的处境,每个人都发现,不经意间身边的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交通更便捷,高楼大厦已经不是地标,而是每座城市的标配。人们的生活更好,工资更高,机会也更多。再没有听到下岗,失业一类的讨论,现在讨论的是,沿海的工厂招聘不到足够多的工人,派人守在火车站摆着桌椅长期招工。
  大学生虽然不包分配了,但反而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无论是互联网行业,还是蓬勃发展的制造业,高科技行业,都在吸纳着众多有着专业知识的大学生。
  没有学历的年轻人,也能在工地和制造业的流水线找到工作,虽然辛苦却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出生在农村,读书不好就只能种地。
  互联网高速发展之下,一直有人在高呼泡沫,终于在两千年的下半年,泡沫成为现实。融次一下子缩紧,很多刚发展起来的公司,上半年还有志得意满的路演,结果下半年就走在了倒闭的路上。
  之前很多说击鼓传花的人,看着自己手上的最后一棒,欲哭无泪。明明什么都知道,但在泡沫没来之前,总觉得自己运筹帷幄是天才。结果呢,行情最喜欢玩弄这种天才。
  燃犀基金的经理却接到舒雨的电话,“密切关注美国的几支股票,行情到了低点,慢慢吸纳。”
  “是。”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一直很好的执行着舒雨的政策。
  也是这一天,舒雨打电话给闻小青,“回来吧,公司需要你。”
  两千年以后,是属于中国的世纪,闻小青这样的人才,不该留在欧洲。
  闻小青二话不说,回到国内,接到的任务,便是组建公司网站。
  “网站而已,我调查过,几千块就能做一个最基本的,贵点也不过几万块。”闻小青并不觉得,这点小事会让舒雨觉得非自己不可。
  “我要的是能够购物的网站,每件商品的详情页面,付款,发货, 。”
  “就跟易趣一样?”闻小青一听就明白了,易趣九五年在美国成立,九八年就进入中国,这会儿正在耕耘中国市场呢。包括一些日本和美国的邮购品牌,现在也在中国开展业务,发展的十分蓬勃。
  人类天生就热爱购物,而中国的年轻人又特别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就连贝塔斯曼这种每个月给你寄个小册子附上书名清单,然后你打电话通过信用卡付帐的书友会都发展的很不错的样子。
  当然,电话邮购这种在发达国家兴盛了几十年的产业,在中国刚刚起飞的时候,正好遇上互联网的发展,于是一个个变成折翼天使,统统完蛋。
  “差不多,不过易趣是做大平台,什么都有,我们暂时只做莉莉丝的产品线。”
  这还差不多,闻小青觉得越有难度的事,才越配得上自己的能力,欣然接下挑战。
  “易趣要收交易费,所以买卖双方在第一次交易前无法直接沟通,只能通过留言提问。我们不存在这个问题,安排好客服随时接受客户的咨询提问。”
  闻小青赶紧将舒雨提到的要点记下来,接下来一头扎进网购的汪洋大海,舒雨有预感,这辈子怕是都出不来了。
  几个月以后,莉莉丝的官网已经筹备完成,大家都以为直接叫莉莉丝就好,没想到,单独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必购。
  闻小青搞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活动,宣传网站。而且国内所有的莉莉丝门店,都成为现成的宣传平台。
  因为莉莉丝直接以官方的身份建立网站,天生就具备了信用度,而不是像易趣只做一个平台,买方和卖方都有可能出现欺诈行为,在没有第三方支付出现的时候,信任度相当低。
  “网站的销售额怎么样?”路晁知道她现在很上心互联网的事,不过他最上心的却是舒雨肚子里的孩子。
  “差强人意吧,倒是在没有莉莉丝专卖店的小城市,很受欢迎。”
  小镇青年在中国是一个人口基数特别大的群体,尤其是政府企事业单位上班的年轻人,压力相对较小,家里条件也相对较好,一般来说父母不是这个单位的,他们也进不来。
  空闲时间多,手里有余钱,很多只能在大城市买到的东西,他们不是买不起,而是得等着有机会去大城市的时候,才能购买。
  网购很好的激发了他们的购物欲,必购有莉莉丝背书也不用担心信任度的问题。但有专卖店的城市,销售额就不怎么样了,大家还是喜欢去实体店试穿购买。
  “正式运转起来,我准备将家电城也整合进去。”舒雨说话间眼睛都在发亮,这也是她当初否决了网站直接用莉莉丝的原因。必购不会仅仅只为莉莉丝服务,而是要服务她更多的产业,最后甚至不仅仅只局限于她的产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