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第171节 (第1/2页)
因为价格原因,买的人也是连绵不绝。 印书的工人也得扩展。 从此就可以看出,莫少珩这三天,到底得招多少人了。 听说当日,带着招到的工人走的时候,愣是震惊住了凉京百姓。 这么多人,光是工钱,都是无法想象的。 以前哪里见过,一个府邸需要这么多工人的? 前所未见,闻所未闻。 好多人都在讨论,莫少珩这是要做什么。 莫少珩的作坊式工业发展,开始初露水面。 他现在锅里面煮的,是炭灰,还加了猪油。 和制作牛皮纸的时候差不多,但也大有不同。 他这一次要做的是,肥皂。 以现在的条件,成本低廉,又容易制作,用处又广的,肥皂绝对是其中之一。 肥皂的熬制相对来说,比制作纸张还简单,毕竟分纸晒纸的工艺,可不容易。 但肥皂只需要能成功制作成皂化液,将皂化液倒进制作好的膜具中,等凝固后,就是一块肥皂了。 果然,莫少珩摸索了三天,就摸索出来一点门道了。 皂化液熬出来了。 皂化后的液体,不再是乌漆嘛黑,而是淡黄色的。 继续煮,将水分煮干一些。 然后装进膜具中。 膜具底部,并非平坦的,而是刻有“乌衣巷制品”几个凹进去的几个字样。 等肥皂倒出来,就会在一面上,突出这几个字。 工艺很简单,但没见过的人,定会惊讶一番。 等莫少珩制作出能用的肥皂时,已经是几天后了。 十分的有成就感。 拿着肥皂就去找赵棣。 书房。 莫少珩将肥皂掉在了地上。 赵棣:“……” 捡起。 不知道为何,莫少珩笑得停不下来。 赵棣:“……” “这是什么?” 拿着看了半天,也没有察觉出来任何问题。 以前,莫少珩的那些学生,一提到咸鱼,也会笑成现在这个样子,实在让人无法理解,但至少咸鱼的样子的确有那么一点点滑稽。 可这个透明如胶的黄色块,看上去还挺好看。 若不是手感问题,就跟一块奇怪的黄玉一样。 并不觉得有什么可笑的地方。 莫少珩上前,让人打了一盆水,然后道,“试试好不好用,这个是洗手洗衣服用的。” 赵棣愣了一下,洗手洗衣服,不是用皂角吗? 将手伸进水里,莫少珩给他摸的肥皂。 肥皂的确不是黄玉,遇水后似乎能摸到手上。 轻轻一搓,滑不溜秋的。 然后,赵棣就感觉到了其中的好处。 他的手刚才不小心沾了一些墨,若是以前,无论如何也是洗不干净的,得等慢慢脱色。 但现在,也就是轻轻一搓,不怎么用力,居然就洗得干干净净的。 不仅仅如此,洗过的手,感觉十分的清爽。 莫少珩说道,“这其实是专门用来洗衣服的。” “洗手洗脸的,我准备加一点花香进去,可惜现在槐花还没有开。” 想要提炼大量的香精,只有城外大片大片的槐树林能够满足。 如今没有难民了,周围的人就算吃槐花,也用不完,毕竟它不是主食,不缺粮食的情况下,它仅仅是一种乐趣吧。 赵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