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_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第17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第177节 (第2/2页)

:“……”
  甚至连圣人都愣了一下,所以,不仅能让北凉的孩童读书,还能顺便帮扶一下寒门子弟。
  圣人想得其实更多,被朝廷帮扶起来的读书人,良心只要不是被狗吃了,多少对朝廷对皇室也是心存感激的吧。
  莫少珩继续道,“据我所知,各县为了举行科举,现在已经修好了不少贡院。”
  “贡院若是只是用来科举考试,三年才能用上那么一次,实在可惜。”
  “何不如将这些贡院也作私塾之用,正好用来教导孩子,一来避免长时间不使用荒废了,二来,物尽所用,都不用另外大兴土木。”
  众人:“……”
  环环相扣啊,现在连私塾的地点都有了。
  众人心中不免波动得厉害。
  推行文教的困难,似乎……全被解决了。
  莫少珩说道,“我将此称为义务教育。”
  “教育我北凉孩子,是我北凉朝廷的责任,从小读书识字则是我北凉人的义务。”
  咕噜。
  好一个义务教育。
  这要是真能实施起来,诸国都得向北凉看奇,东唐怕也要震惊于北凉这惊人之举。
  当然,问题还是很多。
  有人道,“如此,天下读书人突然间猛增,所用书籍纸张还有笔,必定大量增加。”
  “世子真能提供足够的量?”
  百姓买得起的,也只有莫少珩卖的书,纸和笔。
  但据他们所知,莫少珩现在的那纸坊,印刷厂的产量,连凉京都满足不了,每每出货都直接被哄抢得一干二净。更别提满足整个北凉。
  莫少珩也是嘴角一抽,这也的确是一个必须得解决的问题。
  莫少珩说道,“所以,请朝廷再主持一次招聘会。”
  “我会尽量扩大产量,扩建工坊,但需要大量工人。”
  纸坊印刷厂得飞速扩建了,还有制笔的作坊也一样。
  “而且,义务教育也得有一个试行期,我建议先从凉京开始试行,若凉京试行没有问题,再向各地推广也不迟。”
  再好的政策,都可能遇到问题,莫少珩都不可能完全肯定地说,义务教育就完全适合现在的北凉了,所以必须先试行再推广。
  有这么一个缓冲期,也正好给他商业发展的时间。
  众人:“……”
  试行吗?
  莫少珩的这个义务教育的确吸引人,说不心动是假的。
  但真突然就全国推广,的确心里又七上八下。
  如果仅仅是在凉京试行,哪怕出了再大的问题,他们都应付得了。
  金殿上,又开始议论纷纷了起来。
  时不时提出一些疑惑和问题。
  比如,朝廷给通过了郡试的读书人先生的资格是否合适之类。
  毕竟,这么算起来,这些教书先生虽不在朝廷任职,但领的朝廷俸禄,已经算是吃皇粮的半个朝廷的人了。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公务员中的编外人员。
  莫少珩答道,“科举其实也是在激励我北凉人读书,但能走到京试,走到圣人当前的又能几个?”
  竞争太激烈了。
  “这最后的目标虽然美好,但多少人是看不到这最后的风景的。”
  “那么,也让他们看看半路的风景也好。”
  “不然,读一辈子的书,也见不到其中的美好,实在让人惋惜。”
  “再则,科举原来设立的那些好处,基本都是针对寒门,贵族多少不屑一顾。”
  “现在有这么一个当先生的选项,也是好的。”
  教书先生,在读书人稀少的年代,也是十分尊贵的,算得上是有身份的人了,要是出名的先生,各地贵族都得争相拜访,名望很高,对于贵族来说,家里缺少的反而就是名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