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第193节 (第2/2页)
试的,后来也会因为此题了解一番。 这些小学生,就是义务教育法的产物了吧。 说实话,上次的考试,他们多少对义务教育产生的影响还有些模糊和未知。 但现在,他们看到这些小学生,才真正明白,义务教育的意义何在。 就像是一只庞大到无法想象的巨轮,将凉京推向了和任何城池都不相同的高度。 凉京的百姓,都对他们天天都见到的小孩的改变,看在眼里,感到惊讶。 更别说,这些突然入京的读书人,恍然间见到这些彬彬有礼,行为准则如同先贤书籍中刻画的一般的小学生,此时的震惊了。 义务教育,在凉京试行的效果可见一斑。 赵景澄等,也拿着纸笔,去采访那些读书人中的名人了。 莫少珩都为被采访的人担心,读书人多少心里都是有些骄傲的,要是傲慢了一些答了什么不该答的问题上了报,在洲试中又没有达到同样的效果,怕是无脸见江东父老。 凉京城的热闹,被科举洲试推向了高峰。 等张榜那天,不仅考生和他们的家人父母去看榜了,凉京的好多百姓也去看了。 在他们心中,能上榜者,能被称为天上的文曲星都不为过了。 莫少珩听后也是觉得好笑,若这都是文曲星了,那……等京试的结果一出来,在京试中脱颖而出的读书人又该被称为什么? 当日场面之热闹,竟有史官去现场做了笔录。 莫少珩:“……” 等以后,诸国商人前来,估计凉京又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此时的凉京,在凉京百姓看来,已经是他们前所未见的景象了。 莫少珩也在为诸国的商人入凉京做准备,大力生产着纸笔书籍,糖。 赵景澄他们府邸,也派人去了其他洲,开拓他们的工厂,莫少珩从自家的厂子里面派了老人前去协助,技术支持得到位。 不出意外的话,来年,就要尝试在其他地方推行义务教育了。 赵棣最近也特别忙碌,因为……不知不觉,运河已经修了两年了。 莫少珩还专门去问过赵棣运河修建的进度。 赵棣说了一句,“今年冬,应该就能修到凉京城外了。” 莫少珩都惊讶了好久,但仔细一想。 修到凉京城外,也不过是计划中运河的一半工程,还会继续修下去。 修一条运河,四年的时间,也差不多。 不要忘了,是举一洲之力在修建,参与的工人不是任何朝代抓壮丁的人数能够比拟的。 惊讶肯定还是要惊讶的,也就是说,来年的时候,他们城外就要有一条运河了。 运河的好处实在太多了,除了灌溉周围的田地,它还是最好的运输途径。 古时候山路崎岖,除了官道,其他地方都不太好走。 可以说,河运在古时候,比陆运要方便得多。 莫少珩想了想,不行。 他得提前准备着。 莫少珩说道,“你下次去看运河情况的时候,将我也带上。” 赵棣一愣,莫少珩以前不是都不过问这事吗?有时候说起,也就随口说上两句而已。 不过,现在运河已经修过来了,去看看也用不了几天的时间。 莫少珩想去看运河,为什么? 他想借助河运,就得知道运河的宽度还有深度,才能弄出合适在运河上运行的商船。 “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我们今天就出发?”莫少珩说道。 赵棣:“……” 你这简直是说一码是一码,毫无征兆地突然就热心起来了。 莫少珩:“好歹你也是修建运河的主官,怎么能这么不关心!” 赵棣:“……” 他一天处理一大堆关于运河的文书,这还不关心? 得,让准备准备,亲自去看看呗。 莫少珩的这次出行来得突然,所以除了赵棣,南一,还有护卫等,也就没有其他人了。 赵棣也以为,这一去也最多不过来回不到一月的时间,他向朝廷给莫少珩告假,也是告的一个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