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在后宫崛起(穿越)_分卷(14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145) (第2/3页)

的神魂给叫了回来,就见皇上眉头紧锁,双目含瘟,瞪向镇国公的视线如刀锋般,看着都令人胆寒。
  而镇国公却好似没有看见皇帝的眼神,吼完就离座而起,冲周斐琦行了一礼,道:陛下,老臣有话说。
  嗯,讲。
  周斐琦言简意赅,心里这会儿其实没什么耐心,但因说话的人是镇国公李衍泰,故此他便勉强按捺住了心中焦躁,将注意力转回了御书房内。
  李衍泰道:臣以为,如今物资虽不在是问题,但若对千岛出兵却依然不妥。
  哦?为何?周斐琦问。
  师出无名啊。李衍泰几乎是叹息般,道:如今千岛皇室不求助大周,若我们执意攻打虽本意是救,但在外人眼里却是抢。或有宵小之流再趁机给大周扣上一顶趁火打劫的帽子,于大周声誉,以及其余番国边疆稳定不利啊!因此,臣以为,此事不可冒进!
  镇国公此言有理。说话的是镇北将军盖无双,他道:北漠近日异动频繁,似乎是料到东海必有一战,已在漠草一线处集结漠北羌人和胡人的部队。
  是羌人和胡人的部队,还是北漠的部队?周斐琦问。
  盖无双道:是羌人和胡人。
  周斐琦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才说:北漠素来野心勃勃,今年的训猎推迟吧。
  啊?盖无双没想到自己发个言,竟然换来皇帝陛下这个口谕,要知道,他之所以还留在京城,便是皇上之前说让他巡猎时跟皇上一起走,如今若是连巡猎都推迟了,那他想回北疆岂不是遥遥无期?!这可怎么得了!
  盖无双觉得自己再在京城这么待下去,浑身都要闲出草儿来了!他立刻就想再给自己争取一下,不过嘴都没有张开,就听李景说道:陛下,臣知陛下心系东海百姓,如今若是不救千岛,用不了一年,东海将再无千岛。因此,臣以为,若大战不妥,不如一岛一攻。臣将此计策详细内容均写在了这份折子里,陛下请过目。
  他说完,双手捧了个折子呈了上去。
  胡公公连忙接过来,双手转呈皇帝陛下。周斐琦打开看了一会儿,又点了点头,却问李景:此法可治标,若要治本,最终依旧是要大战,爱卿可是想说这个?
  李景道:臣本意是想为陛下打下整个千岛,将千岛彻底化为我大周的领地!
  什么?!
  李将军这可使不得!
  周斐琦还没发话,在场的大臣们就先慌了。一个个全都跳起来劝李景不要脑袋发热,胡说八道。然而,李景却很平静地对皇帝陛下说:千岛之所以会受到倭寇的连年侵扰,归根结底还是皇室腐败,不重军工,水军已多年无新增战舰,千岛财政连年赤字,这些政策疏漏,才致使倭寇有机可乘。若是将千岛彻底拿下,作为一州之隅由大周统一管理,臣相信,千岛必然焕然一新。
  你的意思是,周斐琦又看了看手里这份奏折,问李景道:每攻下一岛,便化为大周所有?
  是。这样一来,即使不动用大周境内的物资,这场战事也可自给自足!李景道。
  他说完后,御书房内静了好一会儿。还是盖无双先开得口,只是这次他神情严肃,像是想了许多,才表得态,道:臣以为此计可行。
  户部李尚书当然更赞成,不动用大周物资就可以开疆扩土,这等妙计有何理由反对,于是也说:老臣也以为此计可行。
  镇国公也赞成。
  之后大部分大臣都觉得可行,周斐琦便终于点了头,对李景道:那此事便按李爱卿之计。只是,个中细节,还需再推敲。此事,你与镇国公回去后,再细细商榷,明日早朝后再议。
  臣遵旨。
  众位大臣相继告退。周斐琦却叫住了户部李尚书,李老留步。关于户部之事,朕还有话要与你说。
  李尚书便留了下来,周斐琦道:东海之战无论是否采取镇东将军之策,户部皆需做好物资方面的准备。毕竟,一旦开战,战局瞬息万变,若无提前准备,便无法及时作出应对。李老可要心中有数才行。
  多谢陛下提点,老臣谨记在心。李尚书听周斐琦这话,心里多少有点儿纳闷,因为这事属于常规操作,皇上特地把他留下来,难道只为了说这个?
  李尚书正疑惑,就听皇帝陛下又道:东郊现下如何了?
  这,老臣尚未收到回报,想来应是进展顺利。李尚书心里不免嘀咕,皇上特意提东郊,难道真是东郊出事了?他这是想考验自己知不知道?进而看看自己对计相的工作是否支持?
  然而,没等李尚书想明白,周斐琦便轻轻叹了一声,说:没事了。爱卿退下吧。
  李尚书:???
  他顶着一脑袋问号出了御书房的门,又加快脚步出了宫,一出宫就连忙派人查点赵家村的税改工作的近况,一个时辰后他终于知道皇上近日的不对劲儿是为什么了因为,毕焰君,不,是他们户部的计相大人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