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之横刀夺爱_腹有诗书气自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2/3页)

 马统没搭话,马文才也只不过随口说说,当下又沉浸在了兵书之中。
  “大家快走!夫子叫大家到学堂前集合!”赵德正却在这时匆匆忙忙的跑了过来,打破了这些。
  “枣子,是什么事儿?”刘亦东凑上前问,满脸好奇。
  “我也不知道,夫子就叫我叫你们去!好像挺重要的!”赵德正摸了摸鼻子道,也是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样子。
  “行了亦东!到时候就知道了!”祝英怜笑笑,拉着祝英台就走人。梁山伯和荀巨伯也一脸好奇地走了。
  “等我一下!”见学子陆陆续地走了,刘广川东一急,大叫一声,立马跟了上去。
  “走,去看看!”马文才有点遗憾地将还没看完的兵书收了起来,向着身后的马统吩咐道。
  “是,公子!”马统轻应了句。
  另一边,正在教训秦京生的四人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王蓝田开了口,他将手中的扇子一甩,冷哼一声,“算你走运,我们走!先去看看夫子找我们什么事!”
  “是,蓝田兄!”
  ――学堂前
  两卷纸卷,分左右而挂,堂而皇之,大气极了。左边那卷,书写着‘品状第一――杭州马文才’,右边那卷则书写着‘品状第一――上虞祝英连’,而中间的告示木牌上则贴上了各学子的名字品状。
  陈夫子站在木牌前,见学子们都来了,一脸肃穆宣布道,“各位学子,这是朝廷的新令,名书院以九品中正为样,设品状排行。品状高显者,姓名将登上左右布帘以示褒奖,这是我这两天来品评的结果!”
  马文才望着左边那卷,唇角微不可见地弯了个弧度,自古以左为尊,瞟了一眼边上的祝英怜,自觉略胜一筹。
  祝英怜并不在意这品状,毕竟她不过一介女流没什么可能当官。见马文才有点得意的样子,她只觉得有点好笑。
  而此时边上的学子也开始了议论纷纷。
  “马文才和祝英连第一,我没意见,可为什么王蓝田是第二!”
  “嘘!听说他给夫子塞了不少钱!”
  “我明明比他厉害,为什么排名在他后面!”
  “夫子我不服!”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时,一个声音,生生压下了他们的谈论。
  “孩子们!”
  众人闻声往后一看,忙道,“山长!”
  “孩子们,听我说,这个榜上有名啊!只是鞋个名目,以此激励你们勤奋学习,并不是做人做学问的最终目的!”王世玉含笑自阶梯上踱步下来,不愧是山长,三言两语就震住了场子,“你们的心思应放在如何认真学习,经世济民上,这才是正道啊!”
  “是,山长!”
  见众学子们都是一副受教的样子,王世玉笑着点了点头,只道是‘孺子可教也’。
  他几步上前,站到木告示前,道,“今天我们尼山有幸邀得客座教席!”
  “此人,经史见解超群!文章诗赋皆精!才名清誉!远播南北啊!”王世玉说着不由露出欣赏之色。
  而一边的陈夫子听了,不由有些不快,皱眉问道,“山长,请问请的是谁啊!”
  山长笑眯眯地摸摸胡子,道,“才女――谢道蕴!”
  此言一出,语惊四座。有厌者,亦有喜者。
  祝英怜面不改色,而心微动,咏雪才女谢道蕴,不知是何风姿。
  日上三竿头,已是正午,日光灼热。山门口人群摩肩擦背,但还有人死命往前挤,想看一看才女的风姿。
  两个身穿蓝色学子服的学子姗姗来迟,步伐急促,正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祝英怜和刘亦东,赵德正还在后头。祝英台嫌他们太慢,自个儿拉着梁山伯先过来了!就怕看不到谢道蕴!至于荀巨伯,他早就听闻王兰姑娘要过来看谢先生跑得老快了!早就和其他学子在山门口等着了!
  如今梁祝好得和亲兄弟似的,形影不离的!梁山伯比祝英怜更像祝英台亲大哥!叫众人一阵纳闷,祝英怜倒是不觉得意外,她也早有预料。
  不仅因为后世的传说,更因为祝英台看梁山伯的眼神。一天一天的变化,虽然细微,但瞒不过她的眼睛。大概这两人真的是天定姻缘吧!
  祝英台以前在闺中本就非常景仰这位才女――谢道蕴。这次听闻她来任教,开心得不得了,连等一下祝英怜的耐心都没有了,飞快地拉梁山伯跑了过来。
  “山伯,谢道蕴要来了,我终于可以见到她了!”祝英台此刻心底汹涌澎湃,忍不住的激动。
  “对啊!谢先生确实才名远播!”梁山伯轻笑一声,眼眸中荡起温和的水泽,映在祝英台身上越发柔软。许是这般谦和温软如君子,才叫心中骄傲,又鬼机灵的祝英台动了心。
  “我今后啊,也要像她那样!”祝英台杏眸此刻有些不敢看他了,轻垂下眼帘,不自在的看向了别处,一点点红晕爬上她白玉似的脸,娇媚可人,故作自然地开口,“巾帼不让须眉就好了!”
  “诶!”前半句听着还对的梁山伯,听见后半句立马有些诧异的看向她。
  “我,我是说要像她,那样才学渊博名传千里!”回头立马意识到不对的祝英台,灵光一闪,马上改口。
  梁山伯点了点头,又露出了温良的微笑,向远处看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