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 锦舌如簧 (第2/2页)
必争的重地。 严成锦料到不会那么轻松:“呼和巴日身上,有汉人的血脉,算是半个汉人,如今他为救家父,不惜背叛达延汗,应当对大明没有异心,他就在宫外,恳请陛下见他一见。” 刘健摇头:“即便他身上真有汉人的血脉,可他,毕竟是土生土长的鞑靼人啊。” 刘健是内阁大臣,最擅长推断事情的走向,然后给出解决的办法。 连他都说不行,严成锦感觉,难度又上升了不少。 坑儿子啊。 严成锦道:“我爹为呼和巴日取名林松,林松不仅救回了我爹的性命,更是救回了千千万万将士的性命,若达延汗得到军粮,与大明开战,要死伤多少将士?要耗费多少军粮? 可如今,林冲避免了大明将士的伤亡,如果他有异心,又岂会破解了达延汗蓄谋已久的计划?” 殿中又是一片死寂。 弘治皇帝沉默了,李东阳和大臣们也都沉默了。 道理他们都懂,可他们依旧不信。 弘治皇帝道:“朕也知道,他此举的功劳,可你如何证明,他没有异心?” “臣没有办法证明。” 弘治皇帝和李东阳等人都看着严成锦,没想到,接下来的话,差点没把他们下巴惊掉下来。 严成锦跪在地上:“臣恳请陛下,将林冲拉到午门斩首示众!” 这又是哪一出? 弘治皇帝和李东阳等人都懵了。 你说什么胡话呢?你是来求情的啊,怎么比我们还狠,说杀就杀,人家救了你爹,你还是个人吗? 弘治皇帝面色古怪:“严成锦,不要胡闹。”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还能说什么? 严成锦抬起头,一本正经:“信,便是信,不信,便是不信,林松背叛了鞑靼,避免了两朝战事,这样都无法让陛下和诸公相信,臣说再多,陛下也不会信,臣也说不过诸公。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林松如今的境地,已经回不去草原,大明又不肯用,那还是将他斩杀了好。” 弘治皇帝皱着眉头,反倒为难起来,大臣们也突然变得不忍了。 此事传出去,大明以后的招安工作,很难开展啊。 王越站出来一步:“臣以项上人头担保,恳请将林冲留在军中。” 老王够意思! 其实王越作为老臣,比严成锦更知道当官的套路,就差这一步了。 弘治皇帝轻叹一声,刚才严成锦说了那么多,他是信了几分的,他想要的,只是一个保证而已。 虽然还有一丝顾虑,但终于是道:“那就将他留在军中吧,但大明的兵权,不会交到鞑靼人的手中,所以,他不能为将。” 若是带着大明的兵,里应外合,反过来打大明,那还得了。 严成锦知道,这已经是陛下做出的最大让步了,便道:“臣和家父谢过陛下的恩典。” 老爹在宁夏的亲军,都是王越的旧部。 如此一来,也算是有自己的亲信了。 林松心知此事有多难,在午门外惴惴不安,见了严成锦出来,还不等他问,严成锦便道:“从今往后,你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死人。” 林松忙是跪下,感激:“卑职必定为老爷,赴汤蹈火!” 回到府上, 严成锦写了一封信,告诉老爹事情已解决,并将王越整理的对付鞑靼人的经验和战略,一并交给了他。 林松没有停留,只是将书收好之后,便匆匆回宁夏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