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节 (第2/3页)
胡奴王求娶,方下嫁昭和公主以示安抚,教化胡蛮。然而未开化之北奴狼子野心,一再垂涎我朝富饶山河,即使每朝均有公主和亲远嫁,胡奴铁骑依旧再次踏入我朝北地,可叹之事却是我朝无领兵之才,以至于我朝每每闻胡奴色变,场场征战,连连惨败,泱泱大国如此而已。” ??这是要开始了吗? ??本来吃了茶听了书的林曦歇够了脚正要离去,如今也安稳地坐了回来,竖起耳朵倾听,还又叫了小二上些吃食小点。 ??大夏朝虽法度有所弊漏,但士林言论却还算自由,如今众多学子齐聚一堂,纷纷说古谈今,谈论当下朝政,却也成了一个习惯。 ??他们多选在一些茶室酒楼等开放场所,独到的观点,精辟言论也容易广为流传,说不得在场就有朝廷大官坐在其中,若投其所好,自是一条捷径。 ??如今的读书人还是敢说直话的,只是一旦入朝为官,却是修了闭口禅和开口笑,甚是可惜。 ??林曦细看那书生却是眼熟,却是今日刚见过的展姓书生,那么……林曦的目光往他身边看去,不意外地看到裴轩也在此处。 ??于是他悠悠地转回视线,当做没看见。 ??林曦离他们坐的远,倒是不担心被发现。不过即使看到了也没什么,横竖多些应和便是了。 ??那展姓书生一说完,便立刻有人接应,说:“每年闻得败战噩耗,总是茶饭不思数十日,问为何如此?是朝中无将?然武举三年一选,人才尽数网罗于朝。是无军饷犒军?然每年军资不见缩减,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是故究竟为何?” ??另一书生回答:“纵观每年朝廷所派之将即可得知,非无将才,实则弃而不用,如沈家纸上谈兵者,史家弃军而走者居多,何人?权贵之后外戚是也。” ??“是以,将才再多又有何用?军资充足,终归私有。” ??这话说的可真不客气,就差指着鼻子骂两家皇子母族和妻族了。 ??“可叹数十年间人尽皆知,却无人敢问,只是苦了北疆百姓。” ??众人摇头叹息,但即刻有书生话锋一转。 ??“幸而皇上英明果决,弃诸公推举,令子侄睿亲王挂帅出征,继而得胜归朝,胡奴终为阶下之囚,可喜可贺,睿王爷可敬可佩,是为英雄豪杰。”那书生站起来,朝王城方向长揖行礼,“学生虽为一介书生,但对睿王爷敬佩有佳,若是有幸得儿见之,此生已无憾事。” ??此书生刚一说话,便有附和声响起。 ??虽有马屁之嫌,但林曦还是暗自诧异,他自是知道赵靖宜名声显赫,在外口碑极佳,深得武将之心,却不知道读书人都如此佩服他,不禁咋舌,这可以评为国家偶像了。 ??幸好不是皇子,不然文武都心向与他,百姓更看他像见英雄般,哪个皇帝坐得住?那两位皇子就更不必说了。 ??“或许杀伐太重,睿王府白事连连,却是让人……”这个书生顺口而出,说完之后才发现这话有些忌讳,讷讷地收了语。 ??林曦又是默默地叹了口气,每次提起赵靖宜的英雄事迹,人们都会下意识地提到那后续的父母双亡,妻死子夭的人间惨剧,而且都未见着最后一面,可以说杯具挤满了一茶几,就是他也在刚刚听说这件事后还同情了一把。 ??而且隐秘中还有传闻都是被他给克死的……要不是赵元荣还活着,不然天煞孤星就会戴在赵靖宜的头上。 ??不过话又说回来,自己说不得还是赵靖宜的福星,若不是他,赵元荣估计也活不成。 ??林曦想到这里心里还有些得意。 ??旁边的老人家看着表情变了又变的林曦,忽然叹道:“对他是不幸,也是幸。” ??见林曦看过来,他捋着胡子一笑,“小友怎么看?” ??这位老先生终于再次跟他搭话了。 ??林曦自然知道就是因为皇帝明白老亲王和亲王妃逝世,萧王妃杖毙庶子最终自己抑郁而终和他有莫大的关系,这才对赵靖宜又是愧疚又是心疼,赏赐一番又是一番。 ??又兼之赵靖宜那时无心兵事,不在意兵权,爽快交回后就闭门守孝,一门心思放在嫡子身上,是以那忌惮的心思没冒头就被掐死,反而对赵靖宜亲厚有加。 ??只是这样用亲人的意外之死换来的圣宠荣耀,又有何意义? ??是以林曦反问道:“若是让王爷能够回到过去,让他再